全球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数据库
一、数据库简介
土壤是一种不可再生但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金属/类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重要聚集地。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重金属富集会造成土壤污染和退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决定其浸出特性,是评估其环境风险的关键。但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受到多维因素的耦合影响,传统的连续提取法面临操作繁琐、危险系数大、测试成本高等问题,难以实现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快速精准分析。因此,目前相关研究仍局限于场地尺度的"孤岛式"探索为主,制约了全球尺度下土壤重金属赋存规律的系统性认知。针对这一技术瓶颈,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璋教授团队与齐冲冲教授合作,通过近2年的系统数据收集,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数据库,为土壤重金属赋存规律揭示及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
数据库功能:
该数据库创新整合了全球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总量、重金属赋存形态等特征信息,建立了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数据库系统,具备三大核心功能:
1.智能检索功能
提供全球范围内土壤重金属的元素浓度、形态占比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查询,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及模型构建提供数据基础。
2.深度分析功能
基于海量数据挖掘技术,可系统解析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主控因子及作用机制,同时可耦合环境因子,揭示复杂环境变化下重金属赋存形态的转化规律。
3.决策支持功能
相关研究结论将从多角度支撑到重金属污染防控、精细化土地管理及科学产业规划等政策决策。
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
1.基于数据库申请发明专利2项
2.创新提出"化学+数据"双驱动机器学习建模体系
3.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doi.org/10.1038/s41467-025-58026-8) 等国际权威期刊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相关的数据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机构、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促进全球科研资源共享协作,推动土壤环境科学研究纵深发展,现正式面向全球学术界公开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数据库。未来研究团队将定期更新数据库内容,逐步扩展数据的涵盖范围,并开发基于数据库的智能数据挖掘。平台致力于为全球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解决方案,欢迎国内外同行积极下载使用,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研究团队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保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
如使用数据,请引用数据原文:
Qi, C., Hu, T., Zheng, Y., Wu, M., Tang, F. H., Liu, M., ... & Lin, Z*. (2025). Global and regional patterns of soil metal (loid) mobility and associated risk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6(1), 2947.
数据库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