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索引: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南大学组建的专门从事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家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优秀通过科技部验收。

       中心坚持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特色,长期从事重金属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治理利用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形成了重金属清洁生产减污,重金属“三废”污染物治理与利用,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三大研究方向。


       “中心”组建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工程化开发能力强的创新团队,拥有固定人员66人,其中正副教授62人,85%的科研人员具有海外研究经历。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团队入选首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心”还聘请了3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与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普渡大学、法国图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中心”每年向社会输送近百名高水平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人才,组织技术交流会3-4次,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200余人。


       “中心”建成了从实验室、中试到产业化的创新链硬件设施,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 中心拥有“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究机构和平台的支持;“中心”建设有重金属清洁生产减污实验室、重金属废水治理、重金属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烟尘污染控制与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矿冶环境生物技术、大型仪器公共检测等7大类试验室,开发了“重金属固废处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处理”、“重金属气型污染物净化回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20多台套移动式中试装备系统,在株冶集团、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20余个产业化基地;配备了价值7000多万元的科研设备,建成使用12000平方米新研发大楼金贵楼。


       “中心”大型科研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能力成绩斐然。中心开发了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有色冶炼烟气汞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冶金含硫废物治理与高质回收关键技术、重金属重污染土壤修复等30多项创新技术,形成了有色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突破的系列原创性技术被列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科技惠民计划先进科技成果目录指南》《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等,成为业内公认先进适用工程技术。


       中心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

       1. 发明基于生物方法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剂及生产技术,开发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与回用新工艺,大幅度提高行业水资源的利用率。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创新含砷多金属物料清洁冶金源头减排及含砷危废安全处置技术,建成首条“无砷污染冶炼”规模化生产线,引领无砷污染清洁冶金技术发展。获2014年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

       3. 发明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突破了废酸中多金属气液硫化分离、微量稀散金属选择性吸附富集、高浓度氟氯深度净化与酸浓缩回用等难题,并创新形成了废酸资源化治理整体工艺,国际上首次实现废酸中多金属高效分离。 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 围绕重金属污染物解毒去除的科学问题,探明了高污染环境胁迫中重金属的微生物解毒机制,揭示了变价重金属化学氧化/还原-协同吸附解毒原理,建立了多污染物协同去除的基团配位设计理论与方法,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获2017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近年来,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保公益性科研专项、横向项目等科研项目200余项;取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奖二等奖8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40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完成编制国家及地方技术政策、标准、规范40余项,其中国家级12项;为国家科技部、环保部、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及咨询200余项。


       2012年,中心牵头联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科院过程所、中国瑞林工程公司、株冶集团、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江西铜业集团、中金岭南股份公司等33家单位组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科技部批准组建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2016年,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心组建“面向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的科技服务业试点”。2018年获批组建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


       “中心”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与成果转化模式。“中心”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技术委员会咨询下的主任负责制,项目采用负责人负责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攻关课题和企业横向合作研究开发项目所形成的技术成果,直接或经中试后通过有偿转让、自我转化等方式向企业转化,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合作模式。中心将自主开发或引进的实验室新技术进行孵化成为中试技术,基于政府资金引导或用户资助在联盟单位建立示范工程,与环保企业合作将形成的先进适用工程技术全面推向市场,实现了技术的快速孵化与成果辐射推广。

       发明的“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 “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等成果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在我国最大铜、铅、锌、镍、锑、钼冶炼企业大规模推广应用300多项工程,其中在铜铅锌冶炼行业的推广面(按产能计)达30%以上,分布于全国26个省份,并辐射于俄罗斯、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为守护湖南省“一湖四水”,打好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时任科技部党组书记、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及省长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心,对中心的创新技术及成果转化模式给予赞许与肯定。


       中心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四个面向,紧跟国家重大部署,以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全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中心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