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人物】系列报道
杨志辉:动人以行,待人以情
平和、朴实,充满善意的眼神,这是杨志辉教授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是她的形象远不止如此:她是中心“大管家”、她是工作“超人”、她是我们的“女神”......提起她来,大家似乎有好多话想说。这位中心明星般的人物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
全心付出 乐此不疲
办公室里的杨志辉老师总是忙碌,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会务组织、财务人事......仔细察看她的工作事项表,你会惊叹于她的全能高效,更会钦佩于她的勤奋付出。身为中心的副主任,中心上下事无巨细、点点滴滴,她样样关心,就像是一位内务“大管家”,用心打理着中心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中心成立三年来,从筹备组建到大小论证会、鉴定会,再到国际大型会议的承办、迎接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等等,每一步重要发展的背后都有杨老师忙碌的身影,辛勤的付出。
“杨老师做事勤奋认真、雷厉风行,对外她泼辣能干,维护中心利益;对内她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把事情交给她总让人很放心,她是大家的榜样。”中心主任柴立元教授这样说。
白天处理中心事宜,晚上潜心教学研究,周六日无休,办公室几乎成了杨老师另一个家,杨老师“持家”自有独到之处:她用自己的高效利落、乐于助人带动每一个人热情工作、进步提高。一个任务下来,她迅速分配到位,又总是带头第一个完成;年轻老师遇到困难,她耐心指导、提点方法,有时一起奋战到凌晨一两点,甚至睡在学校。刘恢老师说:“杨老师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和她在一起,大家总是动力十足,信心满满。每天早上看见杨老师的笑容,听见她督促的声音,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工作让我充满活力、热情,学校的环境是一片激励潜能的沃土;在中心里团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我从中收获了成长、进步和职业幸福感。” 说起工作,杨老师显得乐此不疲,游刃有余。
悉心育人 言传身教
杨志辉老师是中心重金属重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在创新团队带头人柴立元教授的带领下,她承担了多个大型科研项目,在铬渣堆场重污染土壤治理上成果尤为显著。为了教导好土壤组的学生们,她常常亲自开着车,把学生们带到条件异常艰苦的渣土治理现场,挖土、搬土、测样......每一环节,她都和学生们一起做,边做边讲,在实践中传授知识。一整个暑假下来,她的皮肤上晒得满是红斑。“杨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看见她测样那么迅速准确,我忍不住下定决心要和她做得一样好。”博士生廖映平说。“工程实验现场的住房里什么也没有,杨老师从自家运来被子、生活用品、食品,和我们吃住在一起。她的艰苦奋斗和细腻关怀深深感染了大家。”王洋洋博士说。
实验结束,散步闲聊的时候,杨老师会给同学们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她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为人处事的能力比单纯的科研能力重要得多,“我们的学生要德才兼备,在家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在外团结同事,乐于付出,尤其是工科生,更要懂得人文关怀。这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她要求学生平时就养成好习惯、好品质。“有几次我们偷懒,用完的实验器皿都泡在水桶里不去洗,摆在实验室里几大桶都挡住了过道,杨老师看见了,在课题组公开严厉批评,还突击检查了几次,让我们牢牢记住绝不能不负责任、懒惰懈怠。”硕士生刘琳说。
杨老师拥有挪威生命科技大学土壤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双博士学位,在德国、挪威留学多年,英语功底扎实。她不仅教授国际学生,还义务地为课题组的同学们修改英语论文。在她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修改下,同学们的英语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课题组刊发在国际高水平期刊的文章大大增加。杨老师还给本科生讲授《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课程的详细剖析,把真正有用的东西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大家练口语、练写作,让原本有些枯燥的课程变得充实生动,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
大爱于心 亦师亦友
杨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事业和生活。每到毕业季,同学们找工作事关前程,杨老师格外操心,她往往主动提供信息,帮忙沟通联络、分析选择,尽一切努力让每位学生顺利就业。
“杨老师也很八卦,没事就爱问我们感情怎么样,找对象没有,遇到没有的,肯定要热心撮合介绍一番。毕业的时候她连我男朋友的工作也一起操心。”硕士生刘琳说。“毕业后,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的困难挫折、收获感悟,我都会打电话向杨老师倾诉。她不仅是恩师,更像是妈妈,像是朋友。”已经毕业的硕士王兵说。
年轻老师们感触更深。“我们刚来长沙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杨老师就像个百事通,亲自开着车带着我们买东西、熟悉环境。刚来工作的那一两年,我们几乎天天蹭杨老师的车回家。”唐崇俭老师说,“杨老师关心我们的生活是为了支持我们的工作,她平时严格要求,费心帮我们修改基金、论文,都是为了让我们迅速提高。”
心系师生无巨细,一枝一叶总关情。杨老师不仅牵挂着中心的大小事,还默默地向身边的人传递着温暖和爱,让整个团队充满生机。“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心无旁骛,一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我们的年轻人,让学生和老师们都能全面发展、踏实工作。这样便无愧于我的岗位,我们的团队。”